點此查詢「社會個案工作」其它章節 家庭系統理論: 家庭系統理論將家庭視為跨越時間,家人彼此互相關聯且相互影響的單位。 家庭系統倫理認為,為有效的幫助人,所採取的預防與介入的層次應該以家庭,而非以個人為主要目標。 因此,家庭系統理論與治療模式是以家庭為基礎,而不是以個人為基礎。 家庭系統理論的主要概念: 家庭系統理論的主要概念可分為: 整體性、殊途同歸、多目標性、配合度、階層組織、互相依賴、界限、滲透性、系統類型、變遷、家系圖、家庭三角關係。 1.整體性 家庭系統是由一群個體所組成,並形成一個複雜而整體合而為一的單位。 2.殊途同歸 是指從不同的開端與採用不同的手段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 3.多目標性 又稱同門異路性,是指起點相似的條件可能會導致不相似的目標發展。譬如,早期兒童有相同家庭背景與生活條件的個人也許在青少年期會產生不同的表現。 4.配合度 它是指在家庭系統的行為具有互補特性。 5.階層組織 它是指一層一層的系統逐層越來越複雜。譬如, 家庭系統由許多較小的次系統與較大的超系統。 (1)階層組織的概念是指家庭如何由許多較小的單位或次系統組成較大的家庭系統。 (2)這些次系統經常以性別或世代為組織分類。 (3)實務上可分為婚姻(或夫婦)次系統、父母次系統與兄弟姐妹次系統三種基本次系統。 6.互相依賴 組成整個系統的個體與次系統間是彼此依賴並彼此互相影響。例如,每個人與家庭有關的行為都是要與其他每個家人的行為互相配合。 7.界限 家庭與家庭間會劃分界限,在這時候會將屬於本家庭系統者劃分進來,而將屬於家庭以外者排除在系統以外。 每一層的家庭系統間也劃分界限,各次系統間也劃分界限。 界限會影響人們在家庭系統的進進出出。 界限的類型分個人界限與世代界限兩種。 個人界限:個人界限是圍繞個人與各次系統的無形的籓界。 世代界限:不同世代間的一種無形分割線 8.滲透性 是指資訊或系統成員可以跨越不同系統界限的難易程度。 9.系統類型 與系統界限有密切關係的概念是系統的開放性與封閉性。這兩個術語是指一個家庭系統在其家庭成員與其他系統間所建立的界限。 所有的家庭系統的開放程度與封閉程度都可以一條由極端開放到極端封閉的連續光譜中進行定位。 10.變遷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