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大上課心得-保守福利體制的特徵與社會福利行政
點此查詢「社會福利行政」其它章節(空大書香園地) 保守福利體制福利國家又稱勞資合作(或社會保險模式)福利國家(Corporatist Welfare Regime) (Social Insurance Model)。在歐陸,由於深受天主教教會與威權主義的保守國家影響下而形成勞資合作(社會保險模式)福利國家,其中,德國俾斯麥首相的德意志福利模式最為大家所熟知。保守福利國家所關切的是秩序與地位的維持穩定不變。為達到這個目標,社會保險基金(老年年金、健康保險、失業保險、意外事故保險)的設立就在提供勞動績效與其所處的相對地位者一定的報酬。 在傳統上,為確保傳統家庭的穩定性,女性都是藉由男性養家活口的模式達成這個目標,所以,保守福利國家主要藉由公營的保險基金或是像德國、奧地利等國是由勞工協會(如礦工保險基金)進行運作。這些協會組織是由中世紀的基爾特制度(guild system) 與19世紀的互助會社(是一種有一定階層秩序而自我管理並具有共同利益的協會,這些協會幾乎都在完成公部門的角色,所以稱為「互助主義者(corporatist) 或譯勞資合作」。由於這些協會在形式上獨立於政府之外,但是又具有政府公部門的地位,這些協會的保費都是強制從薪資中扣除。但是,這些勞工的保費常與雇主的保費是配對在一起的,這些保險基金常會因政府預算轉移關係而調漲。這種體制強調代間的契約以確保津貼的受益者是由現有的勞工所提供而得以繼續。 再者,社會保險基金所提供的給付水準常常是要依該勞工在勞動協會的地位(如藍領、白領、公務員等)而定。 除此之外,由於經濟環境的變遷,在傳統經濟部門穩定的工作將不再受到保障,漸漸也會讓很多勞工掉出福利安全網以外。而其中最直接影響的是因為工作年資不夠或是工時過少的婦女與外籍勞工。 勞資合作的福利國家的原始條件: (1)保守而國力強的國家; (2)不明顯的自由傳統; (3)階級意識強,具有強的中產階級與手工業者; (4)天主教會的勢力強的社會; 優點: (1)獲得公部門高度的支持; (2)允許給付受益者可以維持一定生活水準; (3)允許私營的服務制度出現; (4)隨者投保保費的增加而增加給付; (5)中等的稅負 弱勢:Disadvantages (-) of the Corporatist welfare regime/sta...
留言
張貼留言